不久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立烈村,來了幾位青年設計師。他們是中建五局裝飾幕墻專業(yè)設計院的志愿者,前來幫助這個偏遠山村美化人居環(huán)境。
立烈村的年輕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村民中一半以上超過60歲,很多民房是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土家族傳統(tǒng)木屋。面對這樣一個“古老”山村,這群城市里的設計師準備大展身手,但沒想到一開始就被潑了冷水。
1998年出生的盧嘉濤,準備在農(nóng)戶墻上畫一幅“放牛的老農(nóng)”彩繪。在他看來,這是田園牧歌式的美好景象。
沒等畫完老農(nóng)的背影,村民謝長林端著一盆水過來,嘩啦一下潑到墻上。原來,他覺得畫里的老農(nóng)像自己,心里有些不舒服。
這件小事,讓青年設計師明白了和鄉(xiāng)村老人的相處之道:美不應是強加的,要尊重鄉(xiāng)村的風土人情和村民的意愿喜好。
青年設計師和立烈村老人一起商量彩繪圖案。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攝
盧嘉濤再次設計彩繪時,便會征詢村民的意見。在69歲的謝長根家里,老人提出:“能不能畫4只雞,四季發(fā)財,有個好兆頭。”
盧嘉濤爽快地答應了。他拿起畫筆在已畫好的3只雞旁邊,又畫了一只飛在半空中的公雞。
最后剩下眼睛,他邀請謝長根為公雞“點睛”。老人拿起畫筆,小心翼翼地畫上眼白,笑呵呵地說:“我上學的時候,畫畫課還拿過99分呢。”
設計師和村民的關系融洽了,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一個個創(chuàng)意變?yōu)?ldquo;顏值”很高的農(nóng)家小景。
門前垃圾地清理干凈,種上山里挖的蘭花、麥冬?;堆滿雜物的角落開辟出一片苗圃,搭建了葡萄架;路邊撿的干葫蘆,切開、上色,便是一個別致的吊花籃……
庭院改造后的農(nóng)家小景。受訪者供圖
66歲的村民楊正祥,家門口有株紫薇樹。這位身形瘦小的老人有個癖好,他喜歡爬到樹上,坐在樹杈上休息。周邊的幾位老人也會在茶余飯后聚集在樹下聊天,有的站著,有的蹲著。
青年設計師袁公欣用廢棄的磚塊、木板、樹根,制作了一張簡易的方桌和幾把椅子,擺放在院中,為老人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舒適的“議事空間”。他還給這里取了個名字,叫作“拾光小院”。
看著煥然一新的庭院,楊正祥老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說,很喜歡小伙子設計的東西,以后他還要給桌子刷上清漆,再給小院子扎一排竹籬笆。
青年設計師和立烈村老人在改造后的庭院里交流。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攝
“80后”設計師蔣軍良說,美化鄉(xiāng)村并不需要大拆大建,而是要利用本地材料,尊重鄉(xiāng)土文化,讓每一處設計仿佛都是從山村環(huán)境里“長”出來的,并且讓老百姓能夠參與進來。
鄉(xiāng)村環(huán)境變美了,年輕人更愿意回來。如今,立烈村正在謀劃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推動鄉(xiāng)村振興。(記者白田田、柳王敏)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