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三明治、咖啡、手工飾品……6月11日,一場“異國風情”的市集在南京市盛捷青奧國際社區(qū)舉行,多國美食和文創(chuàng)手工制品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趕集”。這個周末,各類創(chuàng)意市集在南京城各個角落火熱開市,“時尚感”和“煙火氣”并存。城市“市集”的復興,既是傳統(tǒng)的回歸,亦是創(chuàng)新的延伸,會成為刺激城市消費的利器嗎?
原創(chuàng)新潮產生吸引力
6月11日,南京青奧國際社區(qū)第三屆融享生活節(jié)暨國際公益志愿者服務聯盟成立一周年活動在南京市建鄴區(qū)雙閘街道盛捷青奧國際社區(qū)舉行,時裝秀、跆拳道、歌舞表演接連不斷,不同國籍、膚色的孩子登臺獻才藝。
揚子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同步舉行的市集上有近60個攤位,分為美食飲品、原創(chuàng)手工等幾大板塊。來參加活動的學生、家長和社區(qū)居民都感慨,不僅體驗到了各國風情美食,還了解到當地文化,增長了見識。
“市集是擺攤,但賣的不是地攤貨。”現場,王女士用一句話總結了她眼里市集的魅力。她覺得逛市集最大的收獲,除了現場即時的消費,每次還能“種草”不少物品。來市集擺攤的攤主們,大都有自己的淘寶店或者線下門店,“如果覺得產品口味不錯或者設計有趣,我還會找線下門店或者淘寶店關注一下。”
“在市集擺攤之后的三四天時間,我的淘寶店訪問量增加了大概50%。”一個售賣文創(chuàng)周邊的店主告訴揚子晚報記者。
另一個攤主對揚子晚報記者表示,她是設計師,賣的飾品有一部分是自己純手工做的,不是淘寶識圖可以找到的,希望買家能看到它背后的價值,而不僅是關注價格,“市集更像一個交朋友的地方,賣家希望能遇到懂貨的人,發(fā)展成忠實客戶。”
親切氛圍感是網購所沒有的
近期,南京的各大旅游區(qū)、創(chuàng)意園區(qū)、商圈,掀起了一場市集浪潮。
位于南京市建鄴區(qū)的一家商場,每周五、六、日傍晚開啟“露營市集”,帳篷、晚風、音樂,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打卡”。“各大商圈都把市集這類線下活動當做吸引客流、促進消費的一種手段。”商場市場部門的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
“感覺市集有種神奇的魔力,每個攤位都有獨特之處,你永遠不知道下個攤位會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小玩意兒。”帶著6歲女兒來“趕集”的朱女士說,小小的市集濃縮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煙火氣,接納不同需求的顧客。
五馬渡廣場的后備箱市集,在網絡平臺人氣頗高。據悉,這是南京后備箱市集的第一家公司,車隊有兩百多位車主,車主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甚至對后備箱的裝飾、不同攤位的選品都有要求。上周末,丁女士一家三口來到五馬渡廣場打卡,她發(fā)現,在市集中,人們大多并不抱有特定的購買目的,休閑娛樂的成分會更高一些,而市集攤主大部分來自非商場品牌,為消費者帶來可“淘貨”的空間,“買家與賣家之間可以聊天、砍價,這份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氛圍恰恰是大商場與網絡購物所沒有的。”
頭部市集品牌浮出水面
市集到底有多火?《2020 商業(yè)地產志年度報告》顯示,據不完全觀察,2020年全國多個商場空間,舉辦了超過1000場與市集相關的主題活動。
文藝的、時髦的、新銳的、搞烘培的、沖咖啡的、聊環(huán)保的……特色各異的市集品牌相繼出現,市場上已經形成了一些頭部市集品牌。業(yè)內人士認為,成熟的市集品牌,早已不只是簡單的主辦方角色。以“伍德吃托克”和“凡幾”為例,現在,他們既能跟品牌開展跨界合作,也能隱身幕后提供策劃服務,甚至牽線獨立品牌一起做活動。市集的復興、市集品牌的成長,將為新銳、獨立品牌帶來更多機會。
( 文/記者 徐兢)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