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白衣庵內保存的《天泉記》碑刻
《天泉記》碑刻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綿陽南山白衣庵內,保存著一通明代《天泉記》碑刻。碑刻立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明代綿州進士汪東洋題額、高第撰文、胡汝翼書寫,碑刻的背面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高簡撰寫的《名賢遺詠》,清同治五年(1866年)吳開聰重書《天泉記》碑的跋語。在一通石碑上,留下三個不同時期、五位地方名士的文字,足顯《天泉記》碑刻的珍貴之處。1985年,《天泉記》碑刻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綿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 文/圖
珍貴石碑藏南山
走進白衣庵,穿過氣勢恢宏的殿宇,立在露天壩子里的《天泉記》碑不經意間進入視線?!短烊洝繁谈呒s2.7米、寬1.2米、厚0.3米。碑身有斷紋,系折斷后拼接而成,碑身四周鑲嵌有石條予以保護。碑正面的碑額上隸書“天泉記”清晰可辨,碑文為豎行楷書,內容多數已不可辨識。幸運的是,地方志書對碑文內容有收錄。
《天泉記》碑額由汪東洋題寫,高第撰文,胡汝翼書碑。高第是綿州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官至云南按察副使,胡汝翼、汪東洋同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進士,汪東洋曾官至山東按察使。在綿陽現(xiàn)存的古碑中,在一通石碑上同時云集三位地方進士筆墨的并不多見,這也是《天泉記》碑的珍貴之處。
在《天泉記》碑刻的背面,還有兩段不同內容的文字。其中,碑的中上部是嘉靖辛丑年(1541年)刻的《名賢遺詠》,碑額“名賢遺詠”為篆書,字跡清晰,但正文多數因風化模糊不可辨識。在碑的下部,則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綿州人吳開聰重豎《天泉記》碑的跋語,對“天泉記”碑的起源及修補經過予以簡略記述。
在一通石碑上,刻錄有三個不同時期、五位地方名士留下的文字,這是《天泉記》碑刻又一珍貴之處。
古井碑刻有由來
綿陽南山《天泉記》碑刻的問世,與明代綿州舉人李梓有關。根據《天泉記》碑文的記載,明嘉靖年間,綿州人李梓在南山“修建精舍”,適逢遂寧的禪僧振宗云游到此,兩人相談甚歡,李梓就挽留振宗在南山小住“共圖厥成”。一天,振宗帶著他的弟子在房屋西側開荒,剛挖了幾尺,就發(fā)現(xiàn)一口井,于是以磚石修整,發(fā)現(xiàn)有“嘉祐”紀年字樣,才知這口井在北宋嘉祐年間就已存在。
南山的地勢較高,每天取水很困難,偶然發(fā)現(xiàn)的古井讓李梓高興不已,認為這口水井的出現(xiàn)實屬天意,于是在井沿修建亭子,匾書“天泉”。當時,辭官回鄉(xiāng)隱居的高第聽說后前去造訪,取水飲用后評價天泉井的水“泠然如冰雪灑心”,感覺飲后世間繁瑣與煩惱頓然間消逝了。高第一時興起,就寫下了《天泉記》一文,并在文中評價,天泉的水質不在“天下第一泉”之稱的中泠泉之下。
高第所作的《天泉記》讓李梓十分高興,表示將把此文作為“精舍訓”,叮囑振宗找石碑刻寫出來?!短烊洝繁痰穆涑蓵r間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冬十一月。此后,南山發(fā)現(xiàn)的宋代古井與《天泉記》碑刻,成為南山一景。
進士回鄉(xiāng)書“遺詠”
在《天泉記》碑刻背面有《名賢遺詠》題刻,碑文中有嘉靖辛丑(1541年)紀年字樣,比《天泉記》早了兩年。
《名賢遺詠》碑刻的碑額清晰,正文大部分風化嚴重,能隱約識別“延賢逶迤江之濱”、“延賢南山”“有茅茨數椽”“漫酌天泉”“投簪”“瀚海”“風幡”“左綿”“惜涪翁舊事”等字樣。
文史愛好者李戴曾比對《清拓同治丙辰吳開聰識綿州十賢堂明嘉靖辛丑年天泉記碑拓片》,發(fā)現(xiàn)有“嘉靖辛丑仲春望日偕彥……”及“奉政大夫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大鶴”等字樣,這里的“奉政大夫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大鶴”,是綿州進士高簡,號大鶴山人。
根據上述內容推測,高簡在明嘉靖辛丑(1541年)回鄉(xiāng),與友人游覽南山。當時,南山已經發(fā)現(xiàn)了“天泉”并建亭。有感于南山曾經的歷史人文,高簡寫下了《名賢遺詠》一文。
兩年后,辭官回鄉(xiāng)的高第聽說南山發(fā)現(xiàn)天泉的消息后前去探訪,寫下《天泉記》一文,李梓“乃屬振宗礱石刻諸泉上”,而《名賢遺詠》碑刻則被振宗“合理利用”,這就有了汪東洋題額、胡汝翼書寫,最終給后人留下了《天泉記》碑刻。由于地方志書中并沒有收錄《名賢遺詠》一文,僅僅作為推測而已。
李梓立碑名遠揚
南山天泉的發(fā)現(xiàn)與李梓密切相關,后來的南山十賢堂也是李梓創(chuàng)建。清乾隆《直隸綿州志》人物傳記載,李梓,字海涯,擅長寫文作詞,高第在《天泉記》中又將李梓稱為“李北渚”。明天啟《成都府志》記載,李梓是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舉人。民國《綿陽縣志》人物篇引《陜西通志》記載,李梓于隆慶六年(1572年)任南鄭知縣。
可見,李梓創(chuàng)建南山“精舍”時正在發(fā)奮苦讀。這里的精舍,有學舍、書齋的意思,也有出家人修煉場所之說。南山有“延賢”之名,李梓創(chuàng)建的“精舍”作為書齋,就說得過去了。
經過十多年努力,李梓在嘉靖三十八(1559年)中舉,不過,地方志書中并沒有李梓中進士的記錄。隆慶六年,他任南鄭知縣。民國《續(xù)修南鄭縣志》記載,李梓在任南鄭知縣期間,多次上書朝廷希望能取消明正德中期暫移金(安康)、寧(強)、城(固)等地的攤差,到明萬歷二年(1574年)獲準。同年,喬起鳳蒞任南鄭知縣。
可見李梓是在明萬歷二年卸任南鄭知縣,是否轉任他地不得而知,他何時回鄉(xiāng)也無史料記載。明萬歷癸巳年(1593年),李梓創(chuàng)建南山十賢堂,而“天泉”就在十賢堂里,距離他創(chuàng)建“精舍”、為“天泉”建亭立碑,已過去50余年時間。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