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wǎng)訊 如果杜甫沒有到過成都,他是否會成為“詩圣”?如果成都沒有杜甫,那又會怎么樣?8月25日上午,綿陽市委宣傳部、綿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主辦的“名家開講·涪江講壇”第七期在三臺縣委黨校舉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劉洪應邀前來作《一個人與一座城》專題講座。
當天9時30分,劉洪以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梓州留下的詩歌為當天的講座開題,從一個人漂泊至一座城、一座城善待了一個人、一個人奉獻給一座城、一座城守護著一個人等四個方面,對杜甫與成都之間的關系進行生動解讀。
從古至今,造訪成都的歷代詩人不少,杜甫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善待,親友資助他修建了草堂,故人、鄰居給他生活上的幫助。這里的美酒、美食、美景激發(fā)了他的詩興,為這座城市留下了200余首詩歌,著就了一部“成都詩集”。時過千年,杜甫的詩歌與草堂成為成都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并在文創(chuàng)、賽事、美食、會展等方面充分活化利用,為當代成都注入新的發(fā)展活力。
杜甫入蜀后,在梓州(今三臺)也生活了1年8個月,留下了梓州杜甫草堂和近200首詩作。在這里,杜甫寫出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以“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為梓州的江魚、美酒做了很好的宣傳。希望當?shù)卦诒Wo好杜甫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杜甫詩歌與城市之間的聯(lián)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動杜甫詩歌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聽了講座后,到場聽眾紛紛表示受益匪淺,為如何推動歷史文化名人文化的保護與運用帶來很大啟發(fā)。市政協(xié)特邀文史研究員、三臺縣政協(xié)干部魏浩說,作為杜甫詩歌愛好者、梓州杜甫詩歌研究者,他將進一步閱讀杜甫的作品、研究杜甫,讓更多的人喜歡杜甫的詩歌,推動杜甫詩歌文化扎根三臺,讓杜甫的詩歌精神成為建設三臺的動力,讓城市更加富有詩書韻味。(綿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