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中心卒中團隊成功為一位85歲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腦動脈機械取栓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體現了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卒中中心從靜脈溶栓到腦動脈機械取栓手術的綠色通道快速反應救治能力。
患者周婆婆(化名)今年85歲,近日突發(fā)左側肢體肌力下降、言語不利。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中心當值醫(yī)生接診后立即啟動卒中救治綠色通道,對患者急查頭顱CT排除靜脈溶栓禁忌后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同時進一步行CTA評估顱內血管,提示: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如不能盡快恢復閉塞血管血流,則可導致大面積腦梗死,加之患者高齡,既往心臟病史,無論是麻醉還是手術都存在極大風險,圍手術期可出現各種并發(fā)癥。
腦病中心團隊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立即啟動腦動脈機械取栓手術。腦病中心主任李罡介紹:與靜脈溶栓相比,機械取栓術對顱內大動脈閉塞/栓塞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且治療時間窗更長(靜脈溶栓的時間窗在4.5小時內,機械取栓術的時間窗為6小時,部分發(fā)病6-24小時的患者可在多模態(tài)影像檢查的指導下實施該手術)。該手術的創(chuàng)傷較小且禁忌癥少,目前已成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線治療手段。該手術技術難度大,風險較高,其實就是在和時間賽跑。這不僅需要醫(yī)生高超的技術能力,更是對醫(yī)務人員團隊協作和臨場應變能力的考驗。
在麻醉科、介入手術室的全力配合下,腦病中心卒中團隊立即響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術前準備和麻醉工作,并為患者實施了腦動脈機械取栓手術。手術非常順利。術中從血管內取出長約0.5cm的血栓,造影顯示血流完全再通。手術次日,患者神志清楚,言語流利,左側肢體肌力較前有所恢復。
此例患者在腦病中心、醫(yī)學影像科、介入手術室等科室全力配合下,整個過程無縫銜接,從會診到開通血管僅僅用了2個小時左右。
近年來,機械取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優(yōu)勢也越來越明顯,缺血性腦卒中手術治療除了基礎的藥物溶栓外,機械取栓是目前先進的治療方式,它直接取出血栓,開通閉塞的血管,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僅豐富了治療手段,而且極大的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殘率。已成為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演進,中國的腦卒中數量呈快速增長態(tài)勢,它具有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特點,對于這類患者,盡快恢復血流,保證腦灌注是治療的關鍵,因為每分鐘的延誤都會導致190萬個腦細胞死亡,相反,每縮短30分鐘時間延誤,就會使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降低10%。正所謂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
目前,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醫(yī)學影像科、檢驗科、腦病中心、介入手術室、康復科等多科室協作共同為急性腦卒中患者打造了腦卒中綠色通道,凡呼叫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急救電話(0816-2223999)或采用其他方式到院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均可啟動綠色通道。對于此類患者設有專門的卒中團隊和就診通道,可得到優(yōu)先就診,優(yōu)先檢查,優(yōu)先治療,使患者得到最快救治,為患者的康復爭取每一分鐘。
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卒中中心提醒大家掌握急性腦卒中患者的初篩標準:
中風120法:
1(1張臉,歪啦)、2(2條胳膊、有胳膊抬不起來啦)、0(聆聽語言,說不清楚啦),快快撥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