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1月6日電 題:福建閩江河口濕地重煥生機
新華社記者鄧倩倩、魏培全
茂盛的紅樹林在海風中搖曳,鳥鳴聲忽遠忽近,閩江河口濕地迎來候鳥遷徙季。觀鳥愛好者們舉著長焦鏡頭,靜候“天外來客”。突然,一群白羽黑喙的飛鳥從天而降,快門聲隨之此起彼伏。
“這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全球瀕危物種之一,難得一次性看到這么多,今天收獲大了!”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主任鄭航激動地說,“生態(tài)好不好,鳥兒最知道。”
閩江河口濕地位于閩江入海處,總面積2381.85公頃。
沿著觀景壩向前,江海風光盡收眼底。向入??谶h眺,可見密密麻麻的水鳥在灘涂上覓食嬉戲,透過長焦鏡頭還可看到黑頭頂?shù)难帔t、純白的小天鵝、全身黑灰的野鴨……
鄭航指著近處野鴨子自由嬉戲的水面說:“先前這里都是大片的魚塘,濕地核心區(qū)域家禽飼養(yǎng)、灘涂挖蟶成為常態(tài),外來植物互花米草大面積瘋長,導致濕地日漸退化,一度‘垂危’。”
2003年初,閩江河口濕地縣級自然保護區(qū)啟動,濕地鱔魚灘圍墾項目隨即撤銷。隨著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濕地生態(tài)修復行動不斷推進。
近年來,當?shù)厝骈_展?jié)竦胤秶鷥?nèi)“退養(yǎng)還濕”,實施改造水閘、打通土堰、設置植物隔離帶、恢復植被多樣性等工程,將3197畝的養(yǎng)殖塘改造成高潮位水鳥棲息地。2018年至今累計除治互花米草4590畝、種植鄉(xiāng)土植被2605.5畝。
這是福建閩江河口濕地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濕地環(huán)境變好,讓觀賞到珍稀鳥類的“幸運”越發(fā)平常。鄭航說:“過去看到黑臉琵鷺實屬不易,現(xiàn)在常年都可以在這里看到它們,今年的數(shù)量再創(chuàng)新高,估計已經(jīng)超過200只,這片濕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鳥類樂園’。”
閩江河口濕地有“三寶”——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和勺嘴鷸,都是珍稀瀕危鳥類。福州資深鳥類攝影愛好者王乃珠說,較為罕見的中華鳳頭燕鷗近年來頻頻在閩江河口濕地出現(xiàn),每年4月至9月,它們都會在這里棲息、繁衍。
中華鳳頭燕鷗(左)和大鳳頭燕鷗在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里翱翔覓食。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管委會提供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該濕地多種珍稀瀕危水鳥個體數(shù)量超過全球種群1%,記錄到的野生動植物及水生生物增至1311種,常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超5萬只,被認為是北半球同緯度近海海洋物種最為豐富的區(qū)域之一。
傍晚時分,飛鳥逐漸落回灘涂上棲息。濕地公園步道上,時有民眾在跑步健身、騎行往來。濕地生態(tài)修復的成果,也讓廣大老百姓從中受益。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近兩年加快建設更加完善的觀鳥生態(tài)景觀,成為市民和省內(nèi)外游客生態(tài)旅游、研學教育的“網(wǎng)紅打卡點”,年接待游客量超50萬人次。
鄭航說,為了讓濕地更好地成為城市的生態(tài)屏障,科研部門持續(xù)跟蹤這里的水文地質、地形地貌變化,用更長遠的規(guī)劃、更科學的手段加強濕地保護。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