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溪上仙人橋是綿州古驛道上一個最為重要的交通節(jié)點
“煙靄暮蒼蒼,郵亭路正長。野風吹水白,斜日襯云黃。蘆渚初飄雪,楓林漸染霜。東津知不遠,新月上魚梁。”——[清]文棨《仙人橋》。同治元年,文棨由彭縣知事升任綿州知州,連任三屆共十六載,頗著成績,這首詩描寫的景致便是他立于仙人橋上的所見所感。
仙人橋位于游仙區(qū)內(nèi)一環(huán)路東段,經(jīng)芙蓉漢城,跨芙蓉溪,是古時候人們從成都平原北上出川、中原入川的必經(jīng)之地。過去,古綿州有東、南、西、北四鄉(xiāng),芙蓉溪上的仙人橋是一個重要的分界標志,至清康熙、乾隆年間,洪水毀城、涪江改道后,仙人橋便成為綿州古驛道上一個最為重要的交通節(jié)點。
清代張邦伸在《云棧紀程》中記錄了他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途經(jīng)綿州的線路,從濫泥鋪下來后,過仙人橋再走七里就進入了州城;道光年間的兩江總督陶澍的《蜀輶日記》中也有關于入川見聞的記錄,同樣也是經(jīng)由仙人橋進入綿州城。歷史上的仙人橋是古人北上進出綿州的唯一橋梁,在各種地方志中,有關仙人橋的記載也頗為豐富,被稱作“古綿州第一橋”的它,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
舊時“漫水橋”
乘坐公交車到綿陽科技館站下車,向東北沿仙人路再走350米左右,就到了仙人橋。如今的仙人橋是一座新橋,長約35米,寬約15米,現(xiàn)代化的混凝土構造,橋下為防洪而修筑的排水裝置,因落差而發(fā)出嘩嘩水聲。平坦的柏油路面上,車輛川流不息,有向北去往財經(jīng)學校的,也有直走向朝陽廠方向行駛的,亦有右轉往南到富樂山公園的。
以前的仙人橋其實是一座“漫水橋”,由石頭堆砌而成,洪水一來就會被淹沒,只有等到枯水期才會再次顯現(xiàn)。同時,記者在游仙區(qū)圖書館中翻閱到的《綿陽記憶》一書中亦有這樣的描述:“只有在水位下降之后,垮塌的石橋才會浮出水面。散亂的條石,殘損的橋墩,這就是古仙人橋留給人們的記憶。”
“古人經(jīng)綿州過金牛道出川,是從東津古渡至現(xiàn)在的李杜祠附近,沿芙蓉溪東岸、走富樂山下富樂寺一路北上。當時仙人橋是古人北上進出綿州唯一的橋梁,可見當時仙人橋的重要性。”綿陽城建歷史專家湯毓良說。
又名“仙魚橋”
仙人橋別名“仙魚橋”。據(jù)說,芙蓉溪早年無橋,過往行人十分不便。某秀才趕考路過,口渴喝下溪水,見一紅鯉魚被水草網(wǎng)住,便將魚和水草一并撈起放在柳蔭下的一塊巨石上,之后便離開了。第二年,秀才科舉落榜,原路返還時,看見芙蓉溪旁立起一座仙魚廟,石橋凌溪,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便詢問寺僧,才知因仙魚躍上溪畔,巨石隨之靈光閃,鄉(xiāng)民紛紛捐資,建廟修橋,以祈仙靈永駐。秀才聽聞,忍俊不禁,在廟壁上寫下一首五言詩:“去時鮮魚跳,來時恤魚廟,秀才雖落弟,造了一座橋。”由此,“仙魚橋”的名聲便傳開了。
而如今又為何得名仙人橋,那就是清同治版《直隸綿州志》轉載的《四川通志》中所記載的另一個故事了。
在這個故事中,仙人橋又稱鯉魚橋,在治北八里芙蓉溪上。最初的芙蓉溪岸地勢很低,每到雨水季節(jié),洪水倒流,成群的魚隨水而上,經(jīng)常損食莊稼,老百姓心中多有抱怨。后來,有一奇人來到此處,聽說老百姓的困難后,就在橋上鑿出了“一網(wǎng)一叉”,形狀生動,從那以后魚游到橋下,就不敢再往上游了,每到那時,當?shù)氐陌傩站偷桨哆叢遏~,往往收獲頗豐。也正因為如此,鯉魚橋改名仙人橋,并沿用至今。
“兩座仙人橋”?
最早關于仙人橋的記載,是在清乾隆時期,地方志書中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前州牧王二南補修”的記錄。由此可見,仙人橋至少在清乾隆十九年前就已經(jīng)存在。
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夏季,洪水暴漲,仙人橋橋面被沖毀,只留下橋墩基石。此后的每年,州里的差役們便會捐錢,在橋墩上“架木壘草”,以保證驛道的暢通,方便行人通過。遇到漲水的時候,就改用渡船往返通過。
嘉慶三年(1798年),綿州州判劉廷樞覺得仙人橋的通行是個費時費力的大問題,為圖一勞永逸,就帶頭捐資重建石橋。有志書記載,仙人橋原來很低,重建的時候抬高了五尺,長度增加了十九丈,并在外面修建了石護欄,在橋兩頭的岸邊“添建坊表,以志古跡”。
“嚴格意義上來講,現(xiàn)在的仙人橋并不是古代的仙人橋。”湯毓良說,古仙人橋在現(xiàn)在這座橋上游20米處,為石板橋,橋上還建有龍頭龍尾,1949年前該橋還存在,但因為橋只能人行,大一點的車輛沒法通過。所以后來重新修建了另一座橋。據(jù)《綿陽市城鄉(xiāng)建設志》記載,上世紀50年代,原502部隊鐵道兵學校在川陜公路游仙路段漢平陽府君闕北側607米處,橫跨芙蓉溪仙沉路處架設了一座仙人大橋,即現(xiàn)在的仙人橋。而原本的大橋因為年代久遠,逐漸沒落而被取代。
清風拂水動,柳條生新枝。那個曾經(jīng)在古綿州驛道發(fā)展史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橋梁,終于還是被藏進了芙蓉溪中,成為了一個歷史文化符號。(綿報融媒記者 鄭金容 實習生 張競元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