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大橋
遇山開路,逢水架橋。走在綿陽的城市街道,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這是一座多橋梁的城市。”獨具特色的跨江大橋,極具便利的立交橋、人行天橋,一座座橋串起城市,聯通了綿陽的三江兩岸,牽引城市快速發(fā)展。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綿陽城區(qū)一共有225座橋。這些橋不僅完美地發(fā)揮了道路的作用,還融入城市建設一環(huán),構成了綿州獨特的“橋梁文化”。
A 三江環(huán)抱跨江大橋密集
綿陽是一座山水之城,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并流穿過城市中心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為修建橋梁提供了天然條件。因此從涪江上修建第一座公路橋東方紅大橋算起,半個多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橋立于綿陽城區(qū)的三條河流上。
富樂大橋
據《綿陽市城鄉(xiāng)建設志》記錄,1966年,省交通廳批準在涪江上修建一座公路橋,由省交通廳勘察設計院設計。隨后,承建方職工陸續(xù)進場。經過近一年的努力,1967年7月1日,涪江上修建了第一座橋并開始通車。該橋最終被命名為“東方紅大橋”,并一直沿用至今。
東方紅大橋修建以前,涪江兩岸的人來往主要是靠船,秋冬枯水期時,江上修建了浮橋,用抓釘和鋼絲將木船和厚木板連接起來,浮橋一般有6-8米寬,能有效地解決兩岸居民出行問題。但一到夏季漲水,浮橋就沒法行走,甚至汛期洪水猛漲,涪江上的渡船也會停運,兩岸的聯系只得暫時中斷。東方紅大橋的修建,讓涪江兩岸百姓過江靠渡船成為了歷史。
自東方紅大橋后,“修橋”成為綿陽城市發(fā)展的一個縮影。隨后,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上架起了越來越多的大橋。1992年飲馬大橋開始修建,1994年科學城大橋開始修建,2003年富樂大橋動工,2009年三江大橋正式開工……一座座造型獨特的橋梁如雨后春筍般分布在城市中,形成了密集的跨江橋梁網。
飛云大橋
B 立交橋、人行天橋緩解通行壓力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他的《橋梁史話》中認為,橋作為路的一部分,它必須要能擔起路的任務。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除了跨江跨河大橋外,綿陽城區(qū)還陸續(xù)修建了一些立交橋、人行天橋,發(fā)揮著道路交通的一部分作用。
1985年,綿陽建市以后,迎來大發(fā)展,道路交通也隨即大規(guī)模變化。首先就是臨園路的改變。1986年,市政府決定拓寬臨園路為50米寬的臨園干道,經過建設者們辛勤勞作,晝夜施工,僅用了4個月就完成臨園干道一期工程。臨園干道修好了,不久后,長虹干道也陸續(xù)修建。而位于兩條道路交匯處的科委立交橋于1993年12月20日破土動工,1994年4月24日完工,僅用118天。
安昌河大橋
在綿陽城建專家湯毓良看來,科委立交橋的修建意義重大。“車輛通過科委立交橋,可北達高水,南往御營壩,東通臨園口,西連火車站,這座立交橋聯通了綿陽城區(qū)南北東西大動脈,盤活了交通道路網。”
科委立交橋緩解了交通壓力,但在離科委立交橋不遠處的臨園路口交通擁堵情況十分嚴重。1996年11月8日,綿陽一企業(yè)與市政府簽訂捐建協(xié)議書,由該公司捐資300多萬元修建臨園口環(huán)狀人行天橋。隨后,人行天橋正式修建,經過專業(yè)設計和施工,1997年2月工程竣工,綿陽城區(qū)內第一座人行天橋面世,這也是全川地市州的第一座人行天橋。
隨著富臨天橋、天津橋等一些立交橋、人行天橋的修建,往后的幾十年間,綿陽城市里的立交橋、人行天橋越來越多,從城市中心不斷向外延伸,經開區(qū)、高新區(qū)等重要的交通路口都開始修建,既方便市民的出行,也緩解了重要路段交通擁堵現象。
C 見證城市快速發(fā)展
一座座跨江大橋修建在三江之上,串聯起了綿陽的三江兩岸;一座座立交橋、人行天橋立于鬧市之中,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現狀,成為城市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是綿陽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時期,科委立交橋、臨園口人行天橋以及后來的天津橋、富臨橋等見證了綿陽的變化,這些人行天橋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慢慢地融入了城市,成為綿陽城市中心地標性建筑之一。”湯毓良說。
南河大橋
城市橋梁就像一座城市的筋骨,疏導排解城市交通擁堵。但由于日曬雨淋、塵土污染、車輛碰撞擦掛等原因,造成橋梁日漸破舊。
“我市高度重視橋梁安全工作,2017年,在全川除成都以外的市州中,率先建成橋梁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23座城區(qū)重點跨河橋、立交橋實施在線監(jiān)測。近年來,先后實施了飛來石大橋系桿更換工程、安昌河大橋改建工程、三匯高架橋及御營大橋病害綜合整治工程、西山立交及平政高架橋病害整治工程等一系列項目,保障橋梁安全。”市市政維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為統(tǒng)一我市橋梁保養(yǎng)維護和規(guī)范病害防治標準,市住建委牽頭編制出臺《綿陽市城市橋梁隧道保養(yǎng)維護指導意見》,隨即啟動橋梁維修養(yǎng)護集中攻堅行動,市區(qū)兩級聯動,對60座橋梁實施病害整治和美化涂刷,“既保障結構安全性、提升通行舒適性,又使外觀更具美觀性。”
如今,不管是行走在跨江大橋上,還是站在城市中心的人行天橋上,看著往來如織的車輛、四周高大繁華的建筑,都能感受到綿陽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熱情。
(綿報融媒記者鄭金容/文 王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