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免费无码视频,韩国三级伦在线观看久,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亚洲一区少妇无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舊譜揚新聲 南風拂新苗——南京大學用心用情傳承普及昆曲藝術(shù)
发稿时间:2023-10-18 10:08   来源: 光明日報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暮色四合,唱曲聲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qū)的香雪海園傳出。南京大學昆曲研習社的師生們正在排練昆曲《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三出折子戲——《牡丹亭·游園》《牡丹亭·驚夢》《牡丹亭·尋夢》。

  繼9月27日晚校園首場實景昆曲成功演出后,曲社成員們備受鼓舞,晚間相約在香雪海園練曲,為接下來的系列演出做準備。

  南大將昆曲藝術(shù)引進校園,用聲情并茂的演繹展現(xiàn)昆曲的魅力。以昆曲為代表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

  獨特舞臺

  香雪海園位于南大仙林校區(qū)蘇州樓旁,由校友捐建,把蘇州古典園林文化精髓和“香雪海”歷史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9月27日,南大首場實景昆曲演出在香雪海園拉開帷幕。學校特別邀請了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代表,青年齊聚一堂、共享團圓。

  月色朦朧,光影點點,蟲鳴陣陣,演員們從對岸的廊橋向舞臺中央緩緩移動。伴隨著一襲桂花香,隔著一池清泓,同學們沉浸在劇中角色塑造的時空場,一步一景,妙不可言。

  “因為來得早,我站在了最佳觀演區(qū),演員的一顰一笑盡收眼底,有一種特別強的代入感。”南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系本科生雷清元說,“我從小就很喜愛戲曲,小時候跟著爺爺學唱秦腔??吹絺鹘y(tǒng)曲藝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傳唱,我很高興。”

  蘇式園林和昆曲藝術(shù)天然適配。園林本身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南大中文系的戲曲專業(yè)也有百年歷史,二者美美與共,相得益彰。

  彌久傳習

  南京大學昆曲研習社,是國內(nèi)高校昆曲社中歷史最悠久的曲社之一。其唱曲傳統(tǒng),可追溯至1922年,國文系主任陳中凡聘請曲學大師吳梅到校任教。

  吳梅不僅在課堂上傳道授業(yè),而且還帶弟子們外出游賞唱曲自樂。20世紀30年代,吳梅曾邀在南京求學的顧傳玠每周為學生拍曲教唱。1957年,陳中凡招收吳新雷為副博士研究生,聘請曲師專為其拍曲。同年3月,陳中凡倡議設立南京大學昆曲社,恢復吳梅于二三十年代在學校傳唱昆曲的傳統(tǒng)。

  1979年始,南大中文系以全年開設昆曲課的形式,恢復唱曲活動。數(shù)十年來,錢南揚、吳白匋、吳新雷、俞為民等教授指導的戲曲史研究生以昆曲為必修課。

  百年來,曲社薪火相傳。2006年,南大文學院教授解玉峰將曲社定名為“南京大學昆曲研習社”,社員除日常昆曲課的學習外,亦有專門的曲聚來切磋唱曲。繼朱繼云后,目前由文學院副教授許莉莉在校任教研究生課程,同時在全校開設通識課傳播昆曲文化。

  “我們曲社的成員眾多,既有在校教師,也有在校學生。”許莉莉談起曲社成員構(gòu)成情況表示:“老師們來自好幾個院系,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在社里習曲,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學習年頭長,功夫下得深,完全可以教學生。也有很多人畢業(yè)后?;厍鐓⒓踊顒?。”

  親近大師

  今年5月,南大聯(lián)合江蘇省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舉辦了“南京大學121周年校慶昆曲周”系列活動。昆曲周由“大師講座”“戶外昆曲專場”“經(jīng)典折子戲?qū)зp”三部分組成。

  活動期間,南大藝術(shù)學院邀請兩度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林為林進行了“昆曲之美”藝術(shù)講座。林為林從昆曲的文學性、音樂性、程式性、虛擬性等四個維度,圍繞“表演與理論”“表演與角色”“戲曲與戲曲改編”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

  由南大藝術(shù)學院、新生學院、高研院南大-伯大-鳳凰莎士比亞(中國)中心共同主辦的昆曲周首場演出成功舉行。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南京大學昆曲研究中心副主任施夏明表演了經(jīng)典劇目《占花魁·湖樓》和《玉簪記·偷詩》。

  昆曲傳承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更需要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傳承。南京大學作為全國高校研究、傳承昆曲藝術(shù)的重要力量之一,未來將繼續(xù)開展昆曲傳承工作,力爭使昆曲藝術(shù)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張文靜)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8日10版)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