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根據熱門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橫空出世,引起極大關注和熱議。和很多觀眾一樣被該劇深深吸引的鼓樓西戲劇創(chuàng)始人李羊朵,立刻與原著作者紫金陳取得聯(lián)系,在該劇首播7天后,就得到了其話劇版權授權。但她為話劇版選擇的劇名,不是更被大眾熟知的《隱秘的角落》,而是采用了小說原本的名字——《壞小孩》。
這個更加直接的劇名,也正符合鼓樓西一直以來主打的“直面戲劇”風格。正如羅曼羅蘭那句經典名言:“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從不回避種種黑暗、傷害、痛苦的鼓樓西,一直在以自己獨特的“直面”方式,帶領人們在認清生活與人性真相的同時,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的信心。
歷經三年磨難終于搬上舞臺的話劇《壞小孩》,秉承著鼓樓西一直以來的勇氣和態(tài)度,比其他改編形式更加回歸到原著本身所具有的大膽基調。同時,也找到了獨特的舞臺表達方式和戲劇精神,以如同“心理魔方迷宮”一樣具有強烈心靈沖擊力的舞臺視聽效果,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夢境和日記等不同維度的心理時空,帶給人們極其豐富的感受和思考空間。
話劇《壞小孩》不僅讓劇中三個小孩的名字重新還原成小說中的朱朝陽、普普和丁浩;也讓在紫金陳系列小說中有著關鍵作用的探案專家嚴良登場;同時恢復了網劇中刪掉的一層別具深意的人物關系,那就是——張東升曾是嚴良最得意的研究生。嚴良的存在,不僅讓舞臺劇和小說一樣,緊緊圍繞著“朱朝陽的日記”這一核心元素展開,也由此帶來和網劇不一樣的開放式結尾。嚴良、張東升、朱朝陽,三個不同年齡與命運的數學天才,所構成的“三角關系結構”,也在觀眾面前展開了“命運交叉的小徑”。處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少年朱朝陽,到底會成為堅持正義、尋找真相的嚴良,還是一步步墜入深淵的張東升?這也是舞臺劇帶給觀眾更深的思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曾成功執(zhí)導過鼓樓西開張大戲、首部直面戲劇《枕頭人》的導演周可此次受邀執(zhí)導話劇《壞小孩》,作為青春期少年的媽媽,她以既理性冷靜、又溫厚悲憫的態(tài)度,帶領著《枕頭人》原班主創(chuàng),為這部原本充滿暗黑力量的作品帶來了光的溫度和色彩。在她看來,誰也不是天生的“壞小孩”,但青春期確實是一個特別“擰巴”、極容易“走錯路”的人生階段,面對青少年犯罪,成年人應該反思如何避免令人痛心的悲劇繼續(xù)發(fā)生,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正是當警察葉軍發(fā)現(xiàn)竟然是自己的女兒因為嫉妒而燒掉了同學朱朝陽的日記,導致朱朝陽重寫日記使警察無法判斷真實兇手和案情真相時,作為案件顧問的嚴良教授給陷于困境中的他的建議是:“回去好好陪孩子吃個飯吧!”
話劇《壞小孩》中,還有很多讓人感到既新鮮有趣、又耐人尋味的原創(chuàng)內容。比如閆楠飾演的具有“黑色白鶴氣質”的張東升,和郭紫銘、張婉兒、王國宸飾演的朱朝陽、普普、丁浩三個孩子玩起的“故事接龍游戲”。每個人講述的故事,都投射了自己的經歷和內心,也讓觀眾能夠借此走入更深的人性世界。這些具有深層次心理分析的內容,不僅對塑造人物、剖析人性有著極大幫助,也大大加強了作品的內涵和深度。
同樣給人留下特別深刻印象的一幕,是臨近結尾時,都穿著白衣黑褲的張東升和朱朝陽這一大一小兩個人物,如同“鏡像”一般出現(xiàn)在充滿幻境的空曠舞臺上。每個人也許都向往著“朝陽東升”的“未來”,而每個人內心也都藏著“隱秘的角落”。執(zhí)念起萬惡生,因愛不得而憤怒、因恐懼而欺騙、因失去而怨恨、因渴望而貪婪,凝視人性深淵卻被反噬,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又是什么造就了“壞小孩”?也許,這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思的真正的“懸疑劇”。(記者王潤 蔡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