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綿陽)
于夢想征途跋涉之際,家鄉(xiāng)仿若一幅徐徐鋪展、變幻無窮的綺麗長卷,在歲月長河中悄無聲息地演繹著成長與變遷的傳奇。
憶昔初入村小學之時,背上小姑精心挑選的書包,心懷懵懂與憧憬,踏入那扇通往知識殿堂的神圣之門。剛一坐定,便按捺不住滿心好奇,逐一探問同窗所屬生產隊。待輪到自身,那一句“我乃四隊徐家灣之人”,言辭間盈溢著童稚的自豪。此般驕傲,蓋因校園坐落于四隊的土地之上。步出校門向左,沿馬路徐行百余米后右拐入灣,第二個庭院即為我溫馨的家園。
村小的課桌與凳子合而為一,桌面長短不及一米五,寬窄約半米許,歲月的刻痕如斑駁的皺紋般縱橫交錯。受魯迅佳作的熏染,于桌上鐫刻“早”字者屢見不鮮。揮毫之際,若紙張纖薄且用力稍猛,筆尖便會輕而易舉地將其刺破。桌面之下約三十公分處,橫臥兩條木梁,心靈手巧的女同窗們以毛線精心纏繞,構筑起一方簡易的“抽屜”,用以收納書本與文具。同桌之間常互幫互助,甚者連課業(yè)亦欣然分享。然年少的我們亦難免有齟齬之時,彼時桌上便會唐突地出現(xiàn)一條“三八線”,縱使同村亦難以阻遏這幼稚的“領地劃分”行徑。待重歸于好,那線又被悄然拭去,如此循環(huán)往復,時隱時現(xiàn)。
歷經數(shù)度教室更迭后,我們即將揮別村小,轉赴鄉(xiāng)中心小學。“徐家灣”此一稱謂已難以精準界定我的來處,于是家鄉(xiāng)仿若在我的成長步履中亦步亦趨,延展為“文生村四隊”。文生村于本鄉(xiāng)諸多村落中位居老三,世人常以序號簡而稱之。自此,本村的莘莘學子,無論年級高低,皆因這共同的“籍貫”而有了“同鄉(xiāng)”的親切與溫暖。
家與鄉(xiāng)中心小學相距二十余里,相較其他同窗,我的行程尚算較近。寒冬的凌晨,五點多鐘的道路上便有我們匆忙的身影。有的同窗懷抱麥稈點燃充作火把,那閃爍躍動的火光于黑暗中開辟出一條通往知識的希望之路。此段路程需耗費近兩小時,若擇小徑而行則可稍許快捷,倘若能僥幸搭乘順路車輛,那便仿若天賜良機,令人欣喜不已。
初二學業(yè)告終,鄉(xiāng)初中停辦致使我轉至兩河鎮(zhèn)中學。此地曾是小姑的母校,而與我家的距離更近了一步。向同窗介紹自己時,“共和三村”便成了家鄉(xiāng)的新標識。初三的時光,緊張忙碌而又充實飽滿,有幸躋身校史上首屆實驗班的我,絲毫不敢有怠惰之心。
繼而又到縣城就讀高中,我又成了“兩河人”。爺爺偶有進城探望時,總會攜我前往老休閑廣場旁的一家店鋪品嘗魚圓子。那股鮮中略帶一絲腥的獨特風味,深深地銘刻于記憶深處。前不久偶然途經,驚喜地發(fā)覺老店依舊在營業(yè),且顧客盈門,往昔的滋味剎那間涌上心頭,依舊是那般令人饞涎欲滴。
此后,我于省城短暫棲息數(shù)載,最終回歸市里落地生根。同事們總能從口音中敏銳地辨識出我來自何方:“你老家的人將‘不’念作‘剝’。”還會講述與之相關的詼諧趣事:“你吃雞蛋嗎?”“不!”對方竟匆忙剝雞蛋以表熱忱,令人忍俊不禁,聞者無不捧腹大笑。我的家鄉(xiāng)乃是一座古縣城,而最負盛名的美食當屬火燒饃。
曾以為家鄉(xiāng)會同我一般,自此停止生長的步伐,相伴著一同步入歲月的暮年。然而命運的羅盤卻使我奔赴異鄉(xiāng)繼續(xù)編織生活的錦繡華章。家鄉(xiāng)于無奈之中,只得再度延展、生長。
我仿若坐擁兩個家鄉(xiāng),一個安然靜守于故地,盼望著我歸來的身影;另一個則默默伴隨我于異鄉(xiāng)漂泊闖蕩,二者恰似彼此映照的雙璧。彼此間的距離愈遠,家鄉(xiāng)于心中的形象便愈發(fā)恢宏壯闊。而唯有當我踏入徐家灣的那一刻,它們才會悄然重合,融為一體。只是,這樣的機緣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故而,家鄉(xiāng)漸漸化作心中的故鄉(xiāng),雖遠在天涯海角,卻又近在心靈深處,成為我永恒的精神港灣與心靈歸宿。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