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免费无码视频,韩国三级伦在线观看久,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亚洲一区少妇无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子云亭 > 正文
孫桐生刊刻《妙復軒評石頭記》
发稿时间: 2024-04-14 08:45    来源: 綿陽日報

  □廖倫濤(綿陽)

  這注定就是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一個罕見奇跡:一部《紅樓夢》成為文學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著小說發(fā)展的最高成就,被中外讀者廣泛接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受到《紅樓夢》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各種續(xù)書和仿書也不斷涌現(xiàn),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

  如今,《紅樓夢》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門顯赫而熱鬧的學問——紅學,吸引著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讀者和專家學者。整個20世紀,全世界有關《紅樓夢》的研究專著至少在一千種以上,共有17個語種的譯本70多種?!都t樓夢》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它面世二百多年來在中外的廣泛流傳和影響,同樣是一個奇跡。圍繞這本奇書,有太多的謎團要揭開,有太多的知識要學習,有太多瑰麗的風光在邀約,有太多的話可說、文可寫……

  孫桐生,在紅學領域的成就尤其顯著,有“蜀中紅學第一人”之稱,他的名字多次被胡適等大家所提及。他對《紅樓夢》在國內的傳播與普及都作岀了莫大的貢獻。

  孫桐生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綿州馬家巷人。其父孫文驊,36歲被任命為湖北黃安縣令。從小聰慧好學,家庭的悉心教管,奠定了他良好的人生基礎。其實,孫桐生年輕時也熱衷仕途,咸豐二年(1852年)中進士。身置官場,卻始終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勤于政事;雖三任縣令,兩任太守,一任兩州(衡州、岳州)榷局,卻始終心系詩文與學術,曾四次典當家產(chǎn),以籌資刊刻《紅樓夢》。

  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孫桐生從長沙舉家回到綿州。稍作歇息,便著手整理《妙復軒評石頭記》。此書系號稱“太平閑人”的清代著名紅學家張新之所作,因其書齋名“妙復軒”,故取其名。同治五年(1866年),孫桐生在好友劉銓福(收藏家)處借得《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作底本,結合張新之所著《妙復軒評石頭記》的評批,進行對照研究、系統(tǒng)整理,直到光緒二年(1876年)十一月,才把所有的評語和書稿抄完。并于光緒七年(1881年)由長沙臥云山館刻印岀了《妙復軒本·繡像石頭記紅樓夢》。這時的孫桐生已兩鬢白發(fā)如霜,終于舒了一口氣,提筆寫了三首七律,算是回報這位不知生于廝、長于哪、何名何姓的“太平閑人”。而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的這部稀世孤本之上竟留有孫桐生的墨筆批語數(shù)十條。其中眉批、回前回后批共36處,366字。側批共21處,208字;改字31處,改字37字。

  孫桐生“五年一書”的艱難經(jīng)歷,和曹雪芹所著《紅樓夢》第一回的“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何其相似?

  他在“刊書”中突岀地表現(xiàn):

 ?。ㄒ唬┖敛活櫦?、見賢思齊、敢為人先。

  須知,從《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根據(jù)它在不同時期傳抄、刊印及閱讀、接受的情況和特點,可以將其流傳過程分為四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即傳抄階段、刊印階段、精印階段和多元階段。

  撇開起初階段,能讀到的人極少不說,在第二個階段的較長時期里,《紅樓夢》都是“禁書”或被污為“淫書”,而孫桐生作為朝廷地方官員,要參與其中,還有多種心理準備和風險擔憂,更何況其刊刻《紅樓夢》的時間還那樣早。

 ?。ǘ﹪栏褚?、認真負責、學術嚴謹。

  《紅樓夢》在創(chuàng)作、流傳中,經(jīng)過不斷的修改、抄寫、刊印,岀現(xiàn)了多個版本。大體來說,《紅樓夢》的版本可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脂本系統(tǒng),一個是程本系統(tǒng)。這些版本之間存在不少差異,其中有故事情節(jié)方面的,也有人物形象方面的,更有語言文字方面的。因此,無論是閱讀《紅樓夢》,還是研究《紅樓夢》,都必須了解自己所看的是哪一種版本,以保證其閱讀和研究建立在正確、權威的文本基礎之上。孫桐生刊刻《妙復軒評石頭記》,是依據(jù)乾隆五十六年開啟,程偉元、高鶚經(jīng)過整理訂補的活字版刊印、經(jīng)張新之點評的,這說明他對學術研究、運用的起點、要求都是很高的。

  (三)節(jié)衣縮食、樂于吃苦、傾力奉獻。

  在“刊刻”中,要把三十一萬字的《紅樓夢》評語,一一對號入座,抄寫到一百一十多萬字的程甲本《紅樓夢》原著上,許多人恐怕連想都不敢想。而孫桐生就有那么大的決心和耐心,因為他太熱愛、癡迷《紅樓夢》了,每每讀到《紅樓夢》,便愛不釋手,贊不絕口。正如他在《妙復軒評石頭記》中寫道:少讀《紅樓夢》,喜其洋洋灑灑,浩無涯涘,其描繪人情,雕刻物態(tài),真能抉肺腑而肖化工,以為文章之奇,莫奇于此矣……于是,他不顧腰酸眼花、夏炙冬酷,經(jīng)年累月,揮袖燈下,逐句逐字對正安排,分節(jié)分段把評語抄在旁邊。好多時候對錯了號,撕了又重來……

  除了刊刻《妙復軒評石頭記》,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孫桐生編、撰、刻、印的書共達二十一種,共計五百余萬字。為此,他不惜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日子清淡拮據(jù)。

  再次讀孫桐生先生59歲辭官時寫的《憶芙蓉溪》:管領何須乞鏡湖,打魚江山好煙蕪。他年得主芙蓉艷,還讓蓮花博士無?

  該詩以提問口氣入墨,又以提問口氣結尾,借景抒懷,表現(xiàn)岀他對遠在千里之外家鄉(xiāng)優(yōu)美風光的眷戀和辭官歸隱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