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順
近日,記者在毗鄰三臺縣東山公園的一農家小院里,見到綿陽市非遺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陳曉順。出生于1976年的陳曉順,還不到50歲,就已兩鬢斑白。當記者問及緣由,他指著堆滿院落的石雕打趣說:“從14歲開始與石頭打交道,整天灰里鉆、土里出,人生快半百,自然頭發(fā)就被石灰染白了。我就是個打石匠,心甘情愿為石頭熬白頭。”
□劉玉明 記者 李春梅 文/圖
一碗土豆飯的誘惑少年輟學當學徒謀生活
陳曉順祖輩都是打石匠,傳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掌握了一些石雕技術??恐@門手藝,他的父親常年在外務工補貼家用。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曉順聽輟學后在外打工的同學“炫耀”:“手藝人上門幫主家做事,每天中午都可以吃一碗土豆干飯。”陳曉順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一天三頓都喝稀飯的他,纏著父親要學石雕技術。
那時的他年僅14歲、身高只有1.4米,便背上40多斤的工具包,踏上了以石雕為生的漫漫長路。
或許是“祖?zhèn)?rdquo;對石頭的親近感,抑或是銘記父親的叮囑,“手藝人就是要吃苦耐勞,腳踏實地憑本事行走江湖。”在學技之初,即便細嫩肩膀被勒出血印,手掌被磨出血泡,陳曉順從不叫苦叫累。
后來,他跟隨父親,先后參與了三臺東山公園影壁東林晚鐘詩詞圖畫石雕、三臺云臺觀第一天門石雕等大型石雕工程的制作。這些經歷,為他日后拜師學石雕打下了基礎。
一張火車票的改變青年闖蕩拜師學藝長見識
19歲的陳曉順,懷揣著“去外面世界掙大錢”的夢想,背上塞滿石雕工具和衣物的“蛇皮口袋”,登上到浙江的列車。
在浙江打工,一路跌跌撞撞,陳曉順意識到自己的石雕技術只能算一種謀生手段,整天琢磨著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術?
機緣巧合下,陳曉順遇見了浙派石雕領軍人物蔣亨興大師的大弟子陳達樹。經過一番嚴格的入師考察后,陳曉順拜入陳達樹門下,潛心學習江南石雕技法。這時的他,才真正推開了石雕世界的大門。
“學手藝,沒有捷徑可以走,基本功必須要穩(wěn)扎穩(wěn)打。”陳曉順牢記師傅的話,潛心學習深浮雕、高浮雕、圓雕、透雕(鏤空)等雕刻技法,還學習石涼亭、石牌坊、石牌樓、石長廊的結構設計和制作。
在師傅帶領下,陳曉順的石雕技藝日漸成熟,深得浙江業(yè)內人士的信賴和欣賞,他逐漸在石雕行業(yè)站穩(wěn)腳跟。
一場大地震的轉折中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謀“真愛”
“從最初每天開80元一天的工價,到后來老板直接給我開年薪,讓我?guī)F隊做項目。雖說錢掙得越來越多,但我卻覺得在外打工,始終是漂泊不定。”陳曉順常在夜深人靜時,默念自己初入浙江時寫下的詩句:“舉目遙望千萬里,勵志返鄉(xiāng)創(chuàng)蜀越。”
2008年,那場大地震成為陳曉順結束在外漂泊的轉折點。他下定決心回到三臺,守在父母和女兒身邊,憑借自己的石雕手藝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成為“當家人”后,陳曉順從石頭采買、創(chuàng)作到作品售賣,都需要他一個人負責。
他憑借過硬的技術,承接業(yè)務從普通的石欄雕花,拓展到了城市壁畫等大型項目,陳曉順在三臺乃至綿陽石雕行業(yè)中嶄露頭角。
2010年,他為三臺蘆溪一寺院雕刻出一對1.6米高的石獅子,工藝精湛、栩栩如生,得到同行認可。
要雕好一件藝術作品,從構思、畫圖、選材到開鑿第一刀,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創(chuàng)作之初的狂熱,到反復思考后的冷靜,需要沉淀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雕好每一塊作品。把石雕作品當作自己的愛人,反復在心里琢磨,只有抓住它最大的特色,雕出的每一件作品才有獨一無二的靈魂。
如今,陳曉順已過不惑之年,對石雕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21年,三臺三元鎮(zhèn)打造鄧禹平故里,陳曉順歷時半年創(chuàng)作的《鄧禹平》半身雕塑像,高度還原了中年鄧禹平手拉小提琴的灑脫俊逸形象。
秉持著從技到藝的工匠精神,潛心躬耕在石雕世界,2016年,陳曉順被評為三臺縣非遺石雕代表性傳承人;2020年,成為綿陽市非遺石雕代表性傳承人。
“我的前半生交給了石頭,后半生也離不開石頭,這一輩子,注定與石頭相伴到老。尤其是回到三臺,參與家鄉(xiāng)的文化建設,讓我找到了一個打石匠的人生定位。”陳曉順有感而發(fā)。
手執(zhí)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三十余年,陳曉順在手執(zhí)鏨子、雕刀的耕石路上,一刀一鏨,默默傳承著石雕技藝,更用一顆赤誠之心,為家鄉(xiāng)文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