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9日,新編歷史京劇《夫人城》將在長安大戲院再度上演。與一年前的首演相比,京劇名家翟墨的心里少了一些忐忑,多了一些從容,更期待觀眾走進劇場,給自己這兩年多的努力打打分。
老旦戲不能總演《八珍湯》
翟墨是北京京劇院老旦領軍人物,老旦名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趙葆秀的入室弟子。老旦并非挑梁的行當,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扮演“綠葉”。哪個院團都不會輕易給老旦排一出新戲,更不用說原創(chuàng)大戲。翟墨說,從趙葆秀老師創(chuàng)排了《風雨同仁堂》之后,劇院二十多年來沒再排過一出老旦挑梁的新戲。
其實,無論傳統(tǒng)戲還是新編戲,需要老旦當“綠葉”的演出還是很多的,但翟墨卻總覺得自己對這個行當?shù)陌l(fā)展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老師那一代演員創(chuàng)作了不少好的劇目,到我們這一代應該怎么辦?不能總演《八珍湯》吧?我總想能夠讓老旦的劇目更豐富,開拓一下老旦的表演手段。”
“老旦戲中哭戲多,苦戲多,悲戲多,甚至還有一些‘罵’戲!”翟墨說,大家對老旦戲的印象就是比較單一,而她希望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有所改觀,為此她選擇了創(chuàng)作《夫人城》。
新編歷史京劇《夫人城》根據(jù)真實歷史改編,講述東晉時期,襄陽城遇敵侵犯,守城將領朱序之母韓氏臨危受命,巧設計謀除掉內奸,同時團結百姓修筑內城,百姓感念韓太夫人筑城抗敵,稱此城墻為“夫人城”。
與傳統(tǒng)京劇中的老旦形象有所不同,《夫人城》中的“韓太夫人”不再是老態(tài)龍鐘,顫顫巍巍,而是一位既有滄桑感,又有豐富閱歷所造就的沉著機敏,還有一顆愛國愛民赤誠之心的女性。
舊書里搜出來的“新戲”
翟墨和韓太夫人也算是頗有淵源,二十多年前她還在戲校學習時,就有一位業(yè)余作者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劇本寄給她,讓她對這個故事有了印象。大概十年前,她有一次在舊書網(wǎng)上瀏覽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個破舊的豫劇老劇本《夫人城》,花高價買了下來,后來又買到了《夫人城》的連環(huán)畫。
2020年,劇院推出“京劇傳統(tǒng)劇目挖掘整理項目”專項計劃時,她就想到了這出戲。不過,由于京劇舞臺上沒有可查的韓太夫人這一人物形象,不太符合挖掘整理的標準。但劇院對這個題材非常認可,干脆把它列入新編戲的計劃,創(chuàng)作一部全新的戲。
雖然這部戲投資不大,可主創(chuàng)陣容卻頗具實力,不僅有著名劇作家姜朝皋執(zhí)筆,著名導演石宏圖、作曲家朱紹玉以及擔任藝術指導的京劇名家趙葆秀和葉紅珠保駕護航,并有白愛蓮、劉洋、楊鵬、趙通、張贏等北京京劇院優(yōu)秀青年創(chuàng)作人才。
韓太夫人這個在京劇舞臺上無跡可尋的藝術形象激發(fā)了大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整個團隊都為這部戲傾盡全力。翟墨說,編劇姜朝皋老師不計報酬創(chuàng)作劇本,朱紹玉老師在病榻上為這部戲寫唱腔,石宏圖導演表示可以不要勞務費,把錢多投入一點在制作上。趙葆秀老師陪著翟墨去了九次劇裝廠,為服裝設計和制作出了很多好主意,并在朱紹玉設計的唱腔基礎上進行了更具京劇老旦李金泉派唱腔風格的潤色加工。葉紅珠老師大病痊愈不久,即投入高強度指導排練。
兩分鐘擂鼓戲臺下練兩年
為了更好地刻畫韓太夫人與眾不同的形象,這部劇在表演、唱腔、服裝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比如,創(chuàng)新設計了老旦行從沒有過的“起霸”這一表演程式以及“擂鼓”這一表演形式。劇中,在兩軍對壘,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之際,“韓太夫人”扎靠上場,槌聲咚咚震撼人心,可以說是劇中一大亮點。
擂鼓戲在臺上只有兩分多鐘,看上去似乎簡單輕松,其實也需要多年的積累,尤其是還得有“幼功”。這對于從沒有打過鼓的翟墨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難題,2020年疫情暴發(fā)期間,她就跟合作的鼓師楊廣同先生開始視頻練習,一點一點學習,每天堅持練習幾個小時。最終,這段戲在舞臺呈現(xiàn)時得到了觀眾肯定的掌聲。
翟墨說,這出戲的創(chuàng)作過程充滿艱辛曲折,但她卻無怨無悔,“這整個過程對我而言很有意義,我為老旦行做了我能做的事兒,就是一種幸福。”的確,在《夫人城》之前,翟墨就創(chuàng)排過京劇《生死愿》《大宅門》《昭代簫韶》《原野》等比較有探索精神的戲,“我不想走別人走過的路,未來也還會有更多的想法要去實踐。”
翟墨還透露,此次重返舞臺的《夫人城》將以全新的樣貌呈現(xiàn)在舞臺上,“這次會更好看,編排也更加精彩,我對人物的理解也更深入了,朱紹玉老師還重新寫了核心唱段。”
編輯:郭成